【甲子辉煌】人才蔚起事业兴

“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主导性战略工程。”在米兰,米兰(中国)2015年人才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荆兆勋再次表达了学校着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育优秀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坚强决心。

没有发达地区的经济优势,没有省会城市的资源平台,地处县级小城的米兰,米兰(中国),近年来积极探索符合校情的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坚持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形成“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工作局面,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扩大增量: 海纳百川揽人才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秀人才,要把学校打造成为荟萃一流人才的高地。”校长戚万学多次强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重点之一。学校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开辟了“绿色通道”,千方百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千方百计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政策的有效引导和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到这片热土建功立业,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王桦教授,曾先后在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研究院等地学习、工作,是生物医学检测器件、纳米功能材料、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引进之初,学校领导多次专程去看望他,开诚布公地说明了学校的优势、平台建设条件、发展潜力以及目前的不足,与他细谈了将来的发展计划,并在他来校考察期间安排专人全程陪同。学校的诚意打动了他,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婉拒了多所知名院所的邀请,毅然来到我校工作,并获选生命有机分析岗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是我校从海外引进的第一位获得此项荣誉的学者。

以诚待人、以情动人,终能留住人才。优厚真诚的政策吸引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千里迢迢甚至漂洋过海倾情加盟。刘哲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曾先后在英国华威大学和瑞士巴塞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3月来到米兰,米兰(中国),成为学校引进的又一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我相信在曲师大能做出一番事业。” 刘哲教授欣慰地表示。

在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旗帜性人才的领军作用,倾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500余万科研经费,400平米实验室以及优良的实验设备,刘哲教授的泰山学者创新团队已正式立项建设;由王桦教授以及引进的7位博士组建的创新团队,受到了省内多所高校的关注,特别受到了国家基金委化学部主任的表扬。“引进一个人才,发展一个团队。”这种“带头人+团队”的高层次队伍建设模式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形成优秀人才聚集的团队效应,促进了优势特色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以特聘教授、兼职教授、讲座教授等多种引智方式“请进来”,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科研人才资源;设立“人才特区”,特事特办,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完善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和聘用的政策和机制,实现由“刚性主导”向“刚柔并济”转变,对学科、专业或重点、重大科研或技术开发项目急需的学术领军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现引聘标准和人才队伍来源的多样化。

优化存量:不拘一格聚人才

既要不惜代价引得进人才,也要扎扎实实培养好现有人才,真正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两手硬”。学校立足盘活、优化现有人才存量,把现有教师的培养和稳定作为人才工作重要抓手,相继出台完善了“161”及“1361”、“青年教授岗”、“优秀博士成长支持计划”等一揽子人才工程,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161”及其升级版“1361”人才工程,将人才划分为旗帜性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中坚和学术骨干四个层次,人才范围覆盖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打破条条框框和各种人为的壁垒,采用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用才无类,唯才是举,使人才安心生活、踏实治学,极大的推动了学校人才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

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武玉强是学校“161”人才工程的受益者之一,是学校自主培养的第二位获此项荣誉的学者。作为学术研究造诣很深的高层次人才,也曾有很多高校想来“挖墙角”,对此,武玉强教授动情地说:“曲师大为我们发展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帮助,20多年来我之所以多次拒绝其他高校的高薪聘请,就是想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对不够“青年人才”标准的青年博士,学校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的教师可申请半年到一年不等的假期专门研究。对45岁以下的博士学位副教授,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要求,可申报青年教授岗位,获选者可享受教授待遇。这一岗位的特点在于不受上级编制定额的限制,由学校出资兑现教授职称的全部待遇。“青年教授岗”旨在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优劳优酬的评价激励机制, 全力助推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政策红利催生人才动力,一系列举措提振着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鼓舞着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推动了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内涵发展。

提升质量:创新机制人才兴

提升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这已成为全校上下推动人才工作的共识。学校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才引进的效率和质量,是否有利于释放人才的创造活力、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是否有助于提升服务人才的热情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制约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

建立人才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每年预算不低于2000万元的正常人才经费支出,专项经费需求专题研究,为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探索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形式,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重点岗位和创新团队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人才聘用良好氛围;根据专业活动特点,建立不同类别人才的分类评价、考核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为不同类型教师提供更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山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渠凤丽教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是学校给了我发展空间,才有了我现在的成绩”。渠凤丽1999年从米兰,米兰(中国)化学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从湖南大学博士毕业学成归来,曾先后进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由于成果突出,30岁出头即破格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入选米兰,米兰(中国)首批“1361”人才工程专家。“这里有优秀的平台、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是我面对许多机会但坚持留在曲师大的原因。”渠凤丽教授坦言。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校长戚万学表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们要肩负起责任和使命,努力建设人才发展、人才汇聚、人才兴旺的美丽曲园。”站在学校六十华诞的新起点,党委书记荆兆勋的一番话既是对人才工作美好未来和愿景的展望,也表达了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走过甲子风雨历程的米兰,米兰(中国),将以更宽广的胸怀、更细致的服务和更务实的举措揽八方贤能、育天下英才,向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作者:王海红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王海红)

 

发布:米兰,米兰(中国)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