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夕阳染红半边天,下课的曲园学子匆匆奔向食堂或宿舍时,你若偶尔驻足凝视,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人脚踩轮滑鞋,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前的广场上滑行。转身,绕桩,半蹲......一系列优美而轻盈的动作闪过,很快融入渐深的暮色,留给路人一个个潇洒的背影。他们是将青春飞舞在轮滑上的少年,他们同属于一个为兴趣、为梦想而生的优秀社团———“风之舞”轮滑社。
在轮滑上飞翔
“风之舞”轮滑社创建于2006年,当时轮滑在校园并不常见,也只有少数敢于标新立异、渴望不一样青春的热血少年“飞翔”在轮滑鞋上。第一任社长徐超把这些轮滑爱好者召集在一起,大家都异常兴奋,像是单打独斗的兵终于找到了组织,大家下决心把轮滑社发展壮大。社团成立已有9年,其间不乏欢快记忆,作为一个有爱的集体,“风之舞”采取老手带新手的方式,一点一点教,耐心指引,细心纠错,让新手学会轮滑的同时感受到温暖与呵护。当然心酸也是不可避免,因为轮滑鞋的材料坚硬且形状固定,滑行的过程中脚踝骨时时刻刻都在受着摩擦,一开始会磨掉皮,时间久了就会变黑、结成茧子,几年的时间都抹不去。训练时全身各处都可能被伤到,现任社长王爱迪有一次在日照表演抛台时背部先着地,碰到了腰,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完全康复。当被问到当时的情景,他回忆说:“当时摔得很疼,但疼也得咬着牙站起来坚持……还得装作很潇洒的样子,因为那么多人在关注着!”负责人小白谈到在社团荒废期时的艰难:“每年纳新的时候报名的人很多,但最终坚持下来留到最后的并不多,最难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个人接班,但是我们从来不勉强,因为只有真正热爱的人才会把它当做一种事业。”在一届又一届社员的努力下,“风之舞”社团曾多次在学校社团评比中获得“明星社团”、“优秀社团”的称号。在不久前的社团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中,更是作为社团代表为大家献上了精彩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上帝忘记给我们装上翅膀,我们用轮滑飞翔!”谁的青春不疯狂,但正是这些一起摔倒又勇敢爬起的时光,才是最值得珍藏的回忆。
幸福的大家庭
在接受采访的第二天,轮滑社的老成员要带大一新成员一路“刷街”去沂河桥采风,“明天八点半在孔子像前集合,然后出南门,冲上马路,直奔沂河桥!”“风之舞”经常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大沂河畔、五马祠街、体育公园……他们踩着轮滑鞋走遍大街小巷,甚至去做兼职发传单时也用上了这一道具,“穿着轮滑鞋在五马祠街发传单,当时好多人过来要,说实话心里挺美的……”这样的交流活动不光局限在社团内部,和其他兄弟院校的爱好者,比如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CYC”轮滑社也经常在一起切磋。“‘百团大战’上我们表演舞蹈 ‘小苹果’,‘CYC’轮滑社专门赶过来支援,像每年5月11日社庆,日照分社的社员也会和我们一起演出。”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爱的大家庭里无疑是幸福的,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和内心深处的温暖,无关名利,携手前进。就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届社团文化艺术节”上,学校党委副书记孙文亮向学生社团提出了希望:希望在整个大学生活中,让社团最终成为同学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广阔的社团天地里有所学、有所乐、有所得;希望各学生社团贴近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实际,贴近同学们成长成才的需求,努力打造积极向上、特色突出、格调高雅、魅力多彩的社团文化,为校园文化注入青春元素、时代内涵。“风之舞”轮滑社一直是这样做的,他们有自己的团队文化和精神内核,在融洽的氛围里学习和成长,在“玩”中发展着情谊。
走,去更远的地方
谈及未来,他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以后有时间了,我们要开一家店,专门卖轮滑鞋!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轮滑,跟我们一样能体会到‘飞’在轮子上的自由,脚离开地后的那种感觉真的很棒!我们叫‘风之舞’,意思就是在风中舞蹈。”九年的历程、九载的积淀,小小的轮子见证了一届又一届新老社团人的青春,凝聚着轮滑社全体成员的心血。玩轮滑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态度,他们在这里跌倒、爬起,更在这里成长。如果说把兴趣当做事业来做是一种幸福的话,那么他们绝对是幸福的一群人。
他们计划下半年穿着轮滑鞋去南方旅行,“其实有这种想法已经很久了,带着轮滑鞋,我们一起到其他城市旅行。坐上去远方的火车,下了火车,我们就穿上它,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在那里留下我们的点点滴滴。”梦想就是这样真挚而美好,“我们还要去 ‘北戴河轮滑节’和真正的轮滑高手一决高下!”大学,不能只为成绩和学分存在,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才是最需要培养的东西,四年后当你带着满满的学识走出大学校门的一刻,回想起这样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否会微笑着说一句“青春无悔”?
在这里,他们挥洒激情和汗水,也收获友情。一个有关梦想、信仰和远方的故事,送给他们,也送给你。也许未来某一天你走在街上时,会看到一群穿轮滑鞋的 “舞者”如沐清风,翩跹而过。记得,那是我们曾经最美的青春!
(文:梅文文 李晓阳 蒋雪影 来源: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