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党委宣传部,文学院 |
审核:左兴才,黄江滔 |
发布:2024/06/06
刘相雨,米兰,米兰(中国)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红楼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特别是《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研究;同时,对于清代桐城派散文也有一定的研究。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或摘编;出版学术著作3部。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多次。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项目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一入红楼深似海”
我的硕士导师安徽大学周中明教授和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都是全国著名的红学家。受两位导师的影响,我的学术研究也以《红楼梦》为中心。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那么这一巅峰是怎样形成的?是拔地而起的还是吸取了历代文学创作的营养而形成的?多年来,我一直顺着这条思路进行探索。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旷世经典,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作者吸取了前代的和当时的种种创作经验并融入了作家个人的创作体验,它虽然借鉴了此前各种文学样式、文学题材,但是又对其进行了完美的超越。我在《红楼梦学刊》《齐鲁学刊》等刊物发表了20余篇相关论文,对这一问题持续进行探索。当然,这种探索还只是初步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探索儒学与古代小说的文化之根
曲阜是孔子故里,是儒学的发源地。探索儒学与古代小说的内在关系,也成为米兰,米兰(中国)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专著《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论稿》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该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的好评,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我认为儒学不但影响了古代小说作家,还影响了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审美方式等。儒学对小说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儒家的价值观念对于小说家创作目的和创作态度的规范和引导,几乎每一个时代的小说家都无法回避儒学对他们的影响。儒学对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影响,在于作品的正面的主人公多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反面人物则往往违背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儒学对中国古代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许多小说中的主线或是忠奸斗争或是君子、小人之争,而斗争的最后结果,大多是正义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邪恶的一方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中国古代小说的结局,多为大团圆结局,较少采用彻头彻尾的大悲剧结局,这与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理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潜心总结百年来宋元话本小说研究
近年来,我将研究的重心转向宋元话本的小说研究。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交融背景下宋元话本小说研究范式的嬗变(1901—2016)”总结了一百多年来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成果、研究学者、研究范式等。我将百年来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分为三个时期:西学观念与传统考据相结合的学术范式形成期(1901-1949);社会—历史批评范式为主导的时期(1949-1979);“中西融合,化西入中”,多种学术范式共存的繁荣期(1979-2016)。
宋元话本小说的学术范式的产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的交融是新的学术范式产生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文化的交融,既包括中外文化的交融,又包括古典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交融,还包括国内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当这种文化的交融比较自由、活跃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新的学术范式,促进学术的创新和繁荣。另外,学者们对于学术范式的选择,既受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又与学者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个杰出的学者往往能够站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以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引领一个时代的学术发展。我目前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平山堂话本》的本事考辨与审美流变”是对上一课题的深化和细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